在玉树市,有一位来自四川的企业家,他用二十余年的坚守,架起了川玉两地民族交流的桥梁,他就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四川商会会长、华龙宜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永跃。
罗永跃教新来的员工使用收银机。程宦宁 摄
从一名军人到扎根高原的创业者,再到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罗永跃的每一步都与玉树的发展紧密相连,每一段经历都饱含着浓浓的民族情谊。
时光回溯到2004年,彼时刚从军队退役不久的罗永跃,还在四川老家的一家酒厂从事销售工作。为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他主动请缨,带着一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憧憬,只身一人来到了玉树。
初到玉树,眼前的景象远超他的想象。罗永跃开玩笑说:“气候环境恶劣,城市发展落后,差一点就放弃回老家了。”
而更让他犯难的是语言不通带来的沟通障碍。“那时候跟当地人交流,全靠手势比划,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需求,要折腾半天才能让人明白。”回忆起刚到玉树的日子,罗永跃记忆犹新。
但困难并没有击退这位军人出身的创业者。在与当地群众的朝夕相处中,罗永跃渐渐感受到了玉树人民的淳朴与热情。
“有一次我生病,邻居知道后,特意熬了酥油茶和糌粑送到我家,那种温暖就像家人一样。”罗永跃说,正是这份真诚与善意,让他下定决心留在玉树,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业机会,也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恋。
2006年,经过两年的摸索与积累,罗永跃辞去了四川的工作,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小超市。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货源不稳定等问题接踵而至,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当地政府和各族群众向他伸出了援手。
罗永跃说:“政府工作人员主动帮我协调办理营业执照、解决场地问题,本地人也会经常到我的超市购物,还热情地向身边人推荐。我记得有位藏族大哥,知道我货源紧张,特意帮我联系了当地的特产供应商,还陪着我跑了好几天山路,就怕我遇到麻烦。”
凭借着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罗永跃的超市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他成立了华龙宜嘉商贸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涉及日用品销售、土特产等多个领域。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罗永跃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社会,更没有忘记促进民族团结。
他优先雇佣当地各族群众,还经常组织员工参加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生活难题。
店里的服务员成林措毛说:“罗总就像我们的大哥一样,从来没有把我们当外人。”
成林措毛是土生土长的玉树姑娘,因为家庭困难,高中毕业就开始四处打零工,直到来到罗永跃的超市工作,生活才渐渐稳定下来。
“刚来时我什么都不会,连收银机都不会用,罗总没有嫌弃我,手把手教我记账、理货,还经常鼓励我多学习。”成林措毛记得,有一年冬天她家里人生病住院,凑不齐医药费,急得她在仓库里偷偷掉眼泪,罗永跃知道后,当天就把医药费送到了成林措毛手里,还特意给她放了半个月假,让她安心照顾母亲。
在成林措毛眼里,罗永跃对每一位员工都充满耐心和关怀。超市里有汉族、藏族的员工,罗永跃总会特意准备不同口味的工作餐,尊重大家的饮食习惯。逢年过节,不管是春节还是藏历新年,他都会给员工发红包,还会组织大家一起吃团圆饭。
不仅对员工好,罗永跃还热衷于公益事业。他经常自掏腰包为牧区的孩子送书包送温暖,资助贫困学生。每逢节日,他也会带着物资走访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去关怀与陪伴。罗永跃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家的担当与爱心,为社会贡献着光和热。
不仅如此,2022年,罗永跃当选为玉树州四川商会会长。任职后,他积极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于来玉树打拼的四川老乡,他也是尽己所能地提供帮助。
去年有一位四川老乡刚来玉树,找不到合适的住处,罗永跃知道后,不仅帮他联系了房子,还介绍他来自己的超市工作。
“那位老乡刚开始不适应玉树的气候,经常生病,罗总就给他送药。”成林措毛说,在罗永跃的帮助下,很多四川老乡都在玉树扎下了根,大家不仅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好,还跟当地的藏族同胞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合作做生意,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玉树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我的家人一样。”罗永跃说,二十多年来,他见证了玉树的发展变化,也亲身感受着民族团结带来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