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部署启动以来,玉树市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把换届选举视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抓实抓细,强化组织领导、严肃换届纪律、把握重点环节,以强烈的人民情怀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全力推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人选“双好双强”、结果“党群满意”。
这是一次推进有力的换届。注重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层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多次召开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席会议,集中学习省州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专题研究部署换届选举前期准备相关重点工作任务,并对各乡镇、街道的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动态掌握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最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注重调查研究。10月份,成立4个专题调研组先后2次分赴全市62个村、18个社区了解掌握选情民情和问题隐患,并按照“一村一档”原则建立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基础数据档案。11月份以来,采取“县级领导包片挂帅、成员单位包村联社、部门单位协同参与”的形式,将全市12个乡镇(街道)根据换届易难程度划分为3个片区,各片区组按照“三走访”“四必谈”原则,深入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开展全方位督导调研,切实做到村情、民情、选情、问题“四个精准掌握”。成立3个换届督导指导组,坚持常态督导、精细指导,建立督导问题限时整改制度和换届业务指导“每日提醒”制度。截至目前,各乡镇街道已整改州市两级督导问题181件,市换届办下发换届有关问题解答和“每日提醒函”27件。
这是一次纪律严肃的换届。选举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市情实际制定《玉树市村(社区)“两委”换届纪律负面清单》,制作《玉树市严守换届纪律“五类”承诺书》,编制下发10000余份换届选举政策明白卡,广泛宣传“十严禁十不准”纪律要求,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同时,在做深问题隐患动态排查、动态清零的基础上,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同时,将闹访缠访、越级上访或影响换届的重点人员列为法制教育对象,集中办理法制教育培训班,力求培训一人、劝导一家、稳定一片。选举中,充分激发4支队伍作用,全力护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平稳顺利完成。一是发挥督导片区组作用。3个督导片区组在换届期间全程参与、巡回督查,指导规范换届选举程序,有效防范意外突发事件发生。二是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下发《关于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全程参与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引导全市各驻村干部在换届选举期间吃住在村、全程参与指导。三是发挥联点干部作用。制定下发《玉树市县级、科级干部“分片、联乡、包村”指导督导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方案》,组织全市所有县级领导干部、正科级干部及部分副科级干部对联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指导督导工作。四是发挥乡镇干部作用。采取“市对乡、乡对村”模式,举办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骨干人员培训班,并在换届前夕开展预热演练,有效提升助力换届、指导选举的能力和水平。
这是一次群众满意的换届。扎实开展资格审查,10月份以来,积极组织引导各乡镇街道全面建立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储备库,对入库的823名人员进行第一轮资格审查,将41名问题人员挡在门外。11月份,突出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的要求,从823名后备人员中择优确定初步人选615名,经第二轮资格审查后确定440名“两委”委员预备人选,并突出“有无违规违纪问题、有无涉黑涉恶问题、有无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是否参与重大信访或闹访缠访及越级上访、是否列入法院失信名单”五必查原则,由组织、纪委、公安、法检等市级8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对440名预备人选进行三级联查联审,确保预备人选符合“三优三强三过硬”的要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格按照“两推一选”程序要求开展人选储备推荐工作,并通过群众大会、户主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基层群众介绍候选人相关情况,切实把“双好双强”和“三优三强三过硬”的人选进班子,有效激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