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黑颈鹤之乡玉树市隆宝镇, 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2021-05-19 10:31 来源:玉树市新闻网 作者:消息 浏览:次    

  在三江源头的黑颈鹤之乡玉树市隆宝镇,坐落着具有浓郁延安特色的江南县旧址——隆宝镇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9年末,经国务院批准,将玉树县、囊谦、杂多县和治多县部分地域划分组建成江南县,县址就在现在的隆宝镇所在地。

  一张白纸好绘图,但是要画出最美的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海拔4200米的隆宝地区,气候严寒、暴雪、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当时处于推进生产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建立的江南县全体工作人员长期只在十几顶帐篷里生活和工作。所以,居住和办公条件非常困难,时任江南县委书记的李钧益带领干部职工及牧民群众,发扬“延安精神”,从延安请来了设计师、专家和施工人员,根据延安特色和江南县附近缺木石头丰富,水土方便的实际,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在短时间内建造了集办公、生活于一体的35孔“延安窑洞”,解决了干部职工无房住和办公的实际问题,四合院式的江南县办公地址成为隆宝草原上的第一座房屋。

  江南县的“延安窑洞”不是黄土高原窑洞外貌的简单复制,而是把黄土高原古建筑文化结合当地实际创新,以及“延安精神”在青藏高原的生动实践。

  1962年根据中央和工作需要,江南县被撤销。江南县虽然退出行政区划的舞台,成为历史,但是那个时期的“延安窑洞”和“延安精神”保留了下来,并在历史各个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玉树“4•14”强烈地震中,江南县遗址毁于一旦。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玉树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在原址重建。

  “延安窑洞”式的江南县在2012年6月已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建的“延安窑洞”作为具有红色文化价值的“江南县遗址”定位,并按照“修旧如旧”和“基本原貌吻合”的原则设计、重建。项目竣工后,为了把江南县宝贵的遗址和所蕴含的延安精神传承好,将其打造为玉树高原红色教育基地。

  “江南县旧址”根据当时的建筑风貌、情景还原的要求和现有资源(包括征集到的一些物件、资料和原物),分别打造“延安精神放光芒”“延安精神在‘4•14’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再次发挥强大的生命力”、地震科普知识展三个展厅,共34间展馆。

  自从红色基地在原址建成,三江源头的玉树有了一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圆几十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乃至延安等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人们惊叹不已。每个月都会接待数以百计的观摩团队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延安精神放光芒”展馆,一块玻璃钢翻模浮雕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在几间展馆,红色基地用收集到的桌椅、床等物品真实地还原了当时政府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场景。一张张旧桌椅,一叠叠发黄的纸张,展示着老一辈工作者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工作生活作风和光荣传统。这是延安精神在玉树永恒的物质见证,它所彰显的一整套革命优良传统,是老一辈工作者留给我们的传家宝,是永放光芒的灯塔。

  延安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党和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