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玉树市仲达乡尕拉村:“洋芋之乡”的华丽转身

时间:2020-03-15 14:29 来源:仲达乡 作者:消息 浏览:次    

  初春,一条蜿蜒流转的绿色缎带在前方环绕,通天河畔的玉树市仲达乡尕拉村在晨光的掩映下静谧祥和。

  村子里的道路已全部被硬化,两边架设了太阳能路灯。村口新建了篮球场,远处山腰上隐隐约约看得见新修的田间路。同行的第一书记昂江说,村里的奶牛场也已投入使用了,去年的洋芋获得了好收成,村里的集体经济也红红火火,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之后走访入户的采访经历,让我对昂江书记的说法深信不疑。

  这是70多岁的村民索南文加的家。对于昂江书记的到来他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就跟家人一样地寒暄、喝茶。

  索南文加的女儿正在准备午饭,丰盛的饭菜衬托着家境的殷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昔日的“建档立卡户”家的每一间屋子,都被主人家收拾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在这样的环境里安居乐业,真替他们感到幸福。

  索南文加老人不停地端来包子又端来开锅牛肉,我说这样给人家添麻烦不好吧,昂江书记说这是老人家里的日常,并不是刻意为我们准备的。莫不是清晰地闻到屋内萦绕的花香,我真的有些恍如隔世——这里曾是个偏远地区省级贫困村啊!

  我有一些不敢确认,遂请昂江书记带我去另一户人家瞧瞧。

  这家的女主人叫藏巴求吉,年轻的夫妇俩。屋内摆放着硕大的双开门冰箱,桌上摆满了各种吃食,同样的井井有条同样的温馨舒适,看得出来,这家的小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我们坐下来算了一笔账:这个小家去年洋芋的纯收入是两万元,公益性生态岗位补助21600元,加上少量的虫草收入和其他如耕地补助等各项政策性补助,这个家的年收入少说也有五万元。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这样的收入水平足够保证衣食无忧。而先前的索南文加还有高龄补助,能有目前的生活条件也不足为奇。

  昂江书记补充说道:仅一年,村民们有种植收入、养殖收入、虫草、特产收入等经营性收入;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低保补助、老龄补助、残疾补助、计生补助、单亲家庭补助等转移性收入;有生态补偿、产业扶持资金、扶贫互助资金、技能培训、义务教育、医疗保障补助等其他补助,全村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可达7601.98元,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能不爆棚么!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镜头:2018年9月24日,国务院扶贫办的两位贫困村退出评估验收工作人员,在尕拉村脱贫摘帽调查入户时,到一家年龄均在八十多岁的老两口家中,二老虽年事已高,但院子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老两口知道北京来了贵客,手里捧着哈达敬献最真诚的祝福。工作人员照例了解和查看了老两口的衣食住行,二老竖起大拇指说道:“加凯嘎真切、共产党嘎真切、习主席嘎真切,我们什么都不缺,年龄大了有高龄补贴、自家种田有种粮补助、管护草场有草原奖补、看病有医保、小孩上学有教育补助;还有五保、低保、孤儿、单亲、残疾等等补助,只要自己动一动,国家的政策跟着到,像这样的好政策、好时代、好领导、好干部,能遇上是我们今生最大的幸福。我们的生活好了,已经不用享受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请您把这么好的政策落实到比我们更需要的贫困地区吧”。二老的一番言语让工作人员热泪盈眶,直叹尕拉村百姓的幸福指数这么高、这么高。

  我第一次静下心思考这个问题,也终于明白以往采访过程中乡亲们动辄说出的“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这句话。那一刻,我有些走神,在想:我国的人口基数如此之大,贫困程度如此之深,实现全面脱贫难度何其之大!而就是这样的时代答卷,真实鲜活地摆在眼前时,不禁暗自感叹党的伟大、干部的付出和群众的努力。

  尕拉村位于玉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平均海拔3780米,下辖9个生产合作社,全村347户1152人,耕地面积1564亩,是一个半农半牧加城市生态移民村。早前,因草山稀少,农田散小,农业单一、部分农田地处脑山,田间道路不通等原因,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贫困人口占到了全村人口的2/3,是玉树州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6年,玉树州委办公室与尕拉村结成结对帮扶关系,在坚定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千方百计谋发展,从根本上扭转了这一困局。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州委办公室党支部理出“扶贫重在扶志,要重点抓好党建促脱贫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这一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结对认亲、物资帮扶、思想引领、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开荒种地、解决化肥种籽、发展专业合作社”等切实可行的“双帮”计划。

  先是调动办公室全体党员与尕拉村建党立卡户“结对认亲”,上至州委副书记、下至普通科员,平均一人认亲三户,建立起相对固定的结对帮扶机制。四年来,办公室40名党员干部已累计捐款捐物10余万元,办公室援助物资折合人民币126.64万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68万元。

  每逢春播、秋收和洋芋外销季节,办公室的干部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与尕拉村的村民们一道手握农具挥汗如雨,好一幅“干群一家亲”的劳作场面。

  久而久之,村民们和干部间少了生疏多了熟悉,干部们念念不忘自己在尕拉村的“亲戚们”,只要有空闲力所能及地买上一些生活物资就往尕拉跑。而乡亲们也习惯了这样的互动方式,知道有“亲戚”来,会熬好藏茶煮好洋芋翘首以待。互动的频次多了,干群之间更是亲上加亲。

  在这样的氛围下,“亲戚”们送来的物资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是干部们灌输给乡亲们先进、积极、乐观、主动的精神能量,才起到了“润物细无声”般的引导作用。许多村民说:其实帮扶我们的“亲戚”们自身也并不富裕,他们也要买车买房养家糊口,我们也有健全的双手双脚,并不好意思长久地接受干部们的帮助,我们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走向外界,越来越多的村民捡拾起撂荒的土地加入“洋芋大军”。因此,每逢秋收,尕拉村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村民们的心里甜了,脸上自然乐开了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州委办公室党支部解决资金1.5万元,新开垦30亩试验田,用于黑青稞种植。以2017年为例,黑青稞试验田每亩产量400斤以上,30亩产12000斤,市价每斤5元,折合人民币60000元,净增45000元。

  这项举措大大调动起了村两委的积极性,经研究决定再开垦50亩撂荒土地扩大土豆的种植面积,目前已成为农村增产、农民增收的又一基地。

  因地制宜,州委办公室又积极争取38.62万元项目资金,改善了农田灌溉设施,修建了田间道路,彻底解决了过去的尕拉村“山上的田没法种,山下的水没法引”的被动局面。与此同时,通过加大种植力度、土地流转、免费发放种子、提供种植技术、销售指导等措施,成功打通了“基地+牧户+市场”的路子,洋芋、黑青稞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经统计,2018年,尕拉村种植洋芋382亩,平均亩产3000斤以上,总产量120万斤,按市场价1.8元/斤,产值216万元;2018年收获黑青稞1.3万元,净增收5.66万元。

  “仲达脱毒洋芋”以其绵软甜糯的口感著称,颇受州内消费者的欢迎。但也有部分缺劳力、少车辆的农户发愁洋芋的销售问题。因此,州委办公室摸索“春播、秋收、推销”一体化服务模式,积极与各县协调,昂江书记更是辗转各地举办销售会,奔走于玉树各大超市、机关单位和学校间,保证农户的洋芋不愁卖。也因此,每年的金秋十月,“州委办帮尕拉村卖洋芋”的镜头也会如约上演,成为玉树的一段佳话。

  为了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办公室党支部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助尕拉村投入20万元新建了牧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场;投入27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在玉树市购置商铺182.9平方,目前租出去的商铺经营得红火,村民每年的分红也是“妥妥的”。

  在基层,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无论政策有多好,动员的力量有多大,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去推动,去落实。因此,州委办公室党支部将重点放在“抓党建强班子”上,自结对帮扶以来,先后开展过十余次联合党日,忆初心、谋发展,表先进、强信心。

  他们的做法是:每年投入资金1万元,表彰尕拉村“优秀党员”、“优秀村社干部”、“致富能手”、“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及时补充完善村级民兵、妇女、调解等组织;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党员、致富能手参加州委办支部组织的扶贫知识宣讲培训班,还带领他们到邻近的甘达村、禅古村观摩、学习基层党建。同时,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以传统节日为时间点,组织9个社群众开展舞蹈、赛马、对歌、折尕、嫁娶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尕拉村的村支书多杰,是名党性极强的老支书,因为长相和原则,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列宁同志”。州委办公室党支部带动尕拉村强支部、活支部、用支部,这一点最是令他感怀。

  这几年,通过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观摩座谈等一系列活动,尕拉村党组织功能不断强化,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眼界宽了,见识广了,各项惠民政策掌握得更加透彻了,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如今的尕拉村党支部充满了无限活力,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水平更是一年好过一年。

  自担任尕拉村的“第一书记”以来,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昂江从心底里把自己当成尕拉村的一员。四年以来,他不是在尕拉村就是在去尕拉村的路上,村民们也早已将他当做了家人。

  2017年底,尕拉村顺利摘掉贫困帽子。同年,昂江被评为玉树州优秀第一书记。采访当日,一名年迈的老阿妈竖着大拇指热泪盈眶地说道:“昂书记,共产党、真正地好,有了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喽,没有他我们的生活真正地不好。”

  老阿妈朴实的语言道出的是全体村民的心声。而她所不知道的是,昂江书记所在的党支部在背后也使了很大的劲。

  如今的尕拉村,等靠要的人没了,比学赶的人多了;脏乱差的环境没了,洁净美的农舍多了;晒太阳的人少了、干农活的人多了;聊闲话的人少了、谈正事的人多了;家里多了一幅伟人的画像,桌上多了一副驻村干部的碗筷。

  尕拉村,在时代的大潮里,来了一次华丽转身,彻底跟过去说了“拜拜”。尕拉村的明天,必将华章再续,必将灿烂明媚!

责任编辑: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