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树市,有一个很温馨的社区——哲龙达社区,这里的社区管理工作别出心裁,他们以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实施“一老一小”项目,打造出了社区居民心中的温馨之“家”。
爱心食堂:守护老人的温馨家园
哲龙达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98人,这些老人大多为独居、孤寡、高龄或行动不便的人群。为了解决这些老人的吃饭难题,社区干部们在结古街道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于2023年9月创建起了社区爱心食堂。
社区书记白玛拉毛(白拉)介绍说,“看到一些老人小心翼翼地出去买菜,尤其是雨雪天气时,我心里特别担心,生怕他们出现意外。于是就琢磨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白玛拉毛在社区工作已有十几年,深知空巢、孤寡、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体就餐的难处。正是这个原因,她下定决心要创办爱心食堂,解决老人们的后顾之忧。
除了白玛拉毛外,爱心食堂的创办和顺利运行,离不开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爱心食堂经营期间,群众中有支持的,也有说不好的,甚至有人说这个爱心食堂是在做表面工作……虽然遇到过许多困难,但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坚持着要把食堂办下去、办好。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让更多的老人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温暖,才能让爱心食堂成为照进社区老人心中的一道光。
为了能够让爱心食堂持续正常运转,社区充分利用志愿者队伍力量,让志愿者自愿担任食堂的勤杂工,竭尽所能地给社区老人们提供贴心的服务。“今天,我们服务好社区的这些老人。当我们老了,也会得到社区很好的照顾。”志愿者相巴拉毛表示,在社区工作者的心里,他们想的是办好爱心食堂,不仅是在营造温馨的社区氛围,也是在为自己老有所依的未来奠定基础。
“这里的饭菜很合我的胃口,工作人员也非常友好,让我感到像家人一样的温暖,希望爱心食堂以后能越办越好!”已经83岁的老人泽代是社区的一名孤寡老人,因为身体原因,生活非常不便,每天做饭也是一件苦差事。自从社区开了这个“爱心食堂”以后,她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就餐。食堂提供的饭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工作人员的服务也十分周到,让老人们感到格外的温暖。
哲龙达社区爱心食堂创办以来,不仅提供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更重要的是为社区老人创造了一个温暖的社交场所。在这里,老人们可以与其他老人一起用餐、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快乐。这种关怀和陪伴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社区的关爱。
托管教室:呵护孩子的成长之路
哲龙达社区不仅将老人的吃饭难作为重要工作,也将孩子无人看管的事情作为重要攻克点。为此,社区在多方努力下专门设立了托管教室。在虫草采挖期间,为社区的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庇护所。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安心休息和玩耍的温暖之地。除了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托管教室还特别关注年龄较小的孩子,为他们提供额外的关怀和照顾。
“看到这些孩子们的笑脸,我们的心里就非常满足。”社区工作人员普措元丁说道,“虽然我们的条件有限,但是我们会尽我们所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他表示,每次看到孩子们在托管教室里快乐地学习、玩耍,都会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白玛拉毛表示,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不仅是孩子们的学习指导老师,还是孩子们的生活照料者。她说:“每个孩子都是社区的未来,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
社区的工作群中和照片墙上,记录了这些孩子们在托管教室的点点滴滴。从他们的笑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快乐和满足。这些照片不仅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展现了社区工作人员对孩子们的无私奉献和深沉的爱。
“看到这些照片,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感动。”普措元丁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他补充说,虽然有时会感到疲惫,但是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和快乐,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个托管教室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它更是一个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照顾的温暖家园。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在学习上得到帮助,还能在生活上得到照顾,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这个小小的托管教室,用有限的空间和条件,为孩子们提供了无限的关怀和照顾。
哲龙达社区的爱心食堂和托管教室已成为该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们不仅为社区的老人和孩子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和支持,更传递了一种关爱与温暖的力量。这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做法,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为其他社区树立了可效仿的典范。
在这个充满爱的社区大家庭中,“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成为了现实。哲龙达社区的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更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温暖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