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价值——记玉树州公安局副局长王成元

时间:2015-08-24 11:49 来源:中共玉树市委宣传部 作者:办公室 浏览:次    

  他身患绝症,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忍受了8次痛苦的化疗。高原环境恶劣,病痛百般折磨,他常常失眠,熬到天亮。离开医院后白血球指标忽高忽低,时时下降到身体难以承受的状态,可一接触工作,他立刻变得干劲十足,常常工作到深夜。守望道路,他搏击风霜雪雨力保畅通。守望平安,他把心中的爱带进千家万户。守望岁月,他用一腔热血书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事业的感人乐章……

  王成元。玉树州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每天披风沐雨奔波的人,竟然身患癌症多年。

  “忘我,是最好的治疗。”这是王成元与病魔搏斗的感悟。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质量。这是我们走进王成元心里后的感悟。

  由此,一个释然于宿命绝症,直面于极地孤寒,执守于“天路”通畅,酬勤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大任的王成元,活脱脱地站了我们的面前。

  把智慧和力量用在工作上

  2007年夏天,已经在玉树工作了3年的王成元,突然觉得疲倦、浑身无力。不久,由于胃部开始持续不断的出血,极度虚弱的他再也不能像平时一样早出晚归地奔波了。

  住进省城的医院,检查结果是可怕的:胃癌。因为病情严重,医生决定立即实施胃切除手术。由于前段时间大量失血,手术中王成元前后共输了9袋血浆。

  尽管医生和家人向他隐瞒了真实病情。但他还是从治疗的细节中猜出了实情。失落、绝望。面对家人、亲友、领导、同事的关心,看着自己穿了20多年的警服,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勇敢地站起来,直面病魔,为了家人、朋友,为了这一身警服,勇敢地活下去!

  副支队长杨东凌来医院看他,看着从结实强壮变得消瘦虚弱的王成元,杨东凌不由想起3年前,新官上任的王成元烧的“三把火”。

  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很多人不上车牌,不办驾照。于是,王成元点起的第一把火就是严查“黑车”,杜绝无照驾驶。看着新支队长的一举一动,全支队每一个民警的心里都打起了鼓:这些问题是历史积累下来的老难题了,凭他能行吗?

  让“黑车”开不出门。查到“黑车”就严格处罚,并在公安机关进行登记,这辆车也随之上了“黑名单”,哪里也去不了。

  同时在全州范围宣传买"黑车"的害处,用查处的案例教育群众。在推行这项举措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找他说情,都被他硬顶了回去。

  加大驾驶员的培训力度。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农牧民不会使用电脑,他就变通方法,让民警帮着操作,想方设法使更多的人参与正规学习。为交警配备摄像机,在执勤中把发生在街上的各种违章事件拍下来,编辑成警示教育片在州电视台播放,教育大家遵守交规。

  在王成元的眼里,走上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时间比什么都宝贵。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当千家万户都已进入梦乡时,支队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只有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业务水平上去了,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抓警容警纪,开展业务培训是他烧的第二把火。他刚来的时候,办公楼的卫生间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他亲自督促、检查,一一纠正这些不良现象,整个支队的内务管理逐步规范起来。为了提高交警的业务水平,狠抓业务培训,无论是案卷的制作、现场采集证据,还是询问笔录,他都手把手亲自教。

  改善办公条件、规范交通行为是王成元烧的第三把火。他跑遍了省厅的各个部门,协调改善支队的基础设施。在他的努力下,支队每个民警都配备了对讲机。曲麻莱、治多、杂多、清水河等地的交警大队新建了办公场所,更新了车辆。为了让150多公里外的清水河直属交警大队的信息化平台尽快建立起来,他亲自出面协调,为他们拉了专线。在王成元的努力下,结古镇的主要街道安装了红绿灯、马路上有了斑马线、隔离墩,车辆和行人随意乱走的现象成了历史。通过几年治理,当地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得到很大提高,黑车的市场越来越小。

  王成元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对生命有了一个全新理解,更加珍惜干事的机会。结束化疗10来天,他带着各种药品,回到了玉树,放不下手头工作的王成元,带着工作组沿214国道和318线走了个来回,行程达1千多公里。

  每天和同事们朝夕相处,每天和公路为伴。从生病的那一年起到现在,这一守,又是3年多。

  用顽强的生命坚守阵地

  2010年4月14日清晨,像平日一样,习惯早起的王成元,正站在窗前活动着筋骨,地震发生了。伴着轰隆隆的响声,王成元一摇一晃地挪到门口,用尽全力冲下楼。

  “集合民警,赶紧救人。”一时间,30名民警集合起来。王成元下了第一道命令:"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其他民警,有多少联系多少,其他人跟我上。"

  “先去学校。”这是王成元做出的第一反应。州第一完小就在街道对面,冲进学校后王成元抬头看了看教学楼,教学楼有些变形,还好没有坍塌。他和政委江巴才仁很快把老师学生集中在了操场。这时他突然想起,刚刚过来的时候看到佳佳乐超市所在4层楼房被挤压成了2层,里边有人在呼救。他迅速带领民警赶到超市开始施救,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不停地刨,经过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王成元晕倒在抢救现场。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别管我,抓紧时间救人……"

  嘈杂、无序、混乱……几乎所有的道路都处在瘫痪状态。此刻,通往机场的道路水泄不通,工程车、救护车、抢险车和老百姓的车都"扭"在一起,动弹不得。"拼死也要保证道路畅通。"王成元嘶哑的声音回响在每个民警的耳边。从胜利路到三岔路口、从州藏医院到扎曲路口,王成元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亲自疏导交通,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

  15日早上,支队民警田万宝走进大舅哥苗成发的家里,“家里有啥吃的?”“只有几个鸡蛋了。”“全都煮上,我们支队长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拿着煮熟的鸡蛋,田万宝赶紧回到执勤点,把两个鸡蛋递到王成元手里。王成元把一个鸡蛋递给身边的同事,自己只吃了一个。“这可是从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次吃东西啊。要知道,他的病不能饿啊。”一年后,再回忆起这件事,田万宝依然心痛不已。

  高强度的救灾工作,让极度虚弱的王成元累的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可他还是坚持在第一线指挥。有一天,在结古镇三岔路口,苗成发看到一个全身都是土的警察弓着腰在指挥交通,仔细一看却是王成元。大家想的是支队长不能倒下,可他心里想的却是让大家能吃上一口热饭。执行完任务回来,民警们惊讶地发现王成元给他们做拌汤。开饭了,大家看似说说笑笑地吃着,泪水却一滴滴掉进了碗里。

  紧张的抢救、繁忙的交通疏导,王成元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吃饭更是随便对付。营养跟不上,加上体力透支,他先后三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每一次都是身边的民警把他抬到车上或帐篷里休息,可醒来后,不顾众人劝阻,他又弓着腰冲到了最前线。

  一年后再谈起这些往事,王成元说的最多的是他身边的民警和协警员。说起自己,他总会摆摆手:“光靠我能干多少事?关键要靠大家哩。那时候,各级政府、各级干部和全局民警、协警员,哪一个不是这样干过来的。”

  进入灾后重建阶段, 12.5平方公里的结古镇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3万多辆机动车辆。确保所有车辆安全有序地进出,就成为他研究的新课题。为此,他和同事一晚一晚不睡觉,从专业角度分析、预测,研究解决结古镇及周边道路的交通问题,并及时向指挥部提出建议。

  每天早上一起床,他就会用对讲机一个执勤点一个执勤点地检查布置当天的工作,不到8点,他已经上路巡查了。每天夜里,他也一定会召集支队领导,商量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一有时间,他就和同事动手研究交通整治方案。在他的办公桌上,至今还能看到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不同阶段的一本本《道路环境整治方案》,这些都是他利用休息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挑灯夜战写出来的。

  “现在脑子里整天想得都是如何保证各种车辆正常通行,决不能因为交通不畅耽误重建。”在采访中王成元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无怨无悔的真情博爱

  在妻子和女儿心中,王成元是“不听话”的丈夫,不懂得“疼爱”女儿的父亲。

  手术后王成元的身体大不如以前。看着动不动就显得疲惫的丈夫,妻子心疼不已,有时候不免也埋怨几句。但王成元依然很“顽固”:“既然去上班,就该尽心尽职,不能稀里糊涂混日子。”每次妻子的劝说最后换来的是王成元一次又一次的坚持,无奈之下妻子也只能尽全力配合丈夫的工作,家里的事从不让丈夫插手。

  女儿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考大学的那个夏天,明明父亲说好陪自己,可是临到考试的那一天,他却打电话来说工作很忙,不能回来了。难道工作比女儿的高考还重要吗?就这件事,女儿好长时间都无法理解父亲。

  对同事、对群众,王成元却倾心担当。对自己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陌生人,王成元一样真心相待。今年春节前王成元再次来到医院进行复查,医生说他的白细胞数量太少,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王成元思虑片刻,从容走出医院,第一时间返回玉树。原来王成元想的是,杨东凌在西宁的父亲病危,可繁忙的工作拖得他一直没能回去看望,如果自己住院,杨东凌就回不去。他着急赶回来,就是想把杨东凌换下来,让他能抽空回家照顾父亲。

  文德才仁,玉树县直属大队大队长,得肝癌去世了。他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在150多公里外的称多县上班。了解到这一情况,王成元马上通过组织与组织的协调,把他的妻子调回到了州上。民警张克玺有一次在从玉树到西宁的路上发生了车祸,住院的治疗费花了6万多元,几年也没有得到解决。王成元来玉树后知道了这个情况,帮他想办法解决了这些费用。

  民警扎西的家距离结古镇100多公里。2008年父亲去世后,王成元抽出周末休息时间,专程到他家看望,令扎西一家感动不已。

  农牧民群众来到交警支队办事,只要有时间,王成元都会亲自接待。不论啥事,对方态度如何,他总是和颜悦色地做好解释工作。他常常对民警们说,对群众,啥时候都不能发火。结古镇附近的塞巴沟里有几户困难户,逢年过节王成元都要抽出时间上门慰问。

  像这样的事情,王成元做了许多许多。许多亲友、同事都劝他:“你是一个重病在身的人,又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有些事不必操心去办”。可他从不觉得做这些事麻烦,在他看来,这都是干部群众大事,耽误不得。

责任编辑: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