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政治素质
着重考察政治定力,紧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看干部是否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正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不折不扣、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看是否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落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看是否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讲奉献、勇担当,走在前、做表率,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果断的应对措施、更细密的工作标准、更周全的服务保障,全力守护好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着重考察为民情怀,对标初心使命,看干部是否自觉坚持人民至上,舍小家为大家、化小我为大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遗余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突出能力担当
着重考察能力担当,看干部是否有担重任的宽肩膀、扛硬活的铁脊梁,面对矛盾冲突迎难而上、面对突发事件沉着应对、面对困境难关善于破局、面对风险挑战科学处置,在大战大考中从容指挥调度、驾驭局面。看是否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是否始终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及时发声指导,掌握疫情,采取有效行动;是否严密细致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做到严防死守、不留死角,不出现谎报、瞒报、漏报情况。
突出实战锤炼
干部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更是在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的风浪考验中练出来的。疫情发生以来,全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组织部门即刻启动平战结合的干部资源调度体系,及时向重点地区、关键部位“增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下沉一线,在疫情防控的现实考场历练本领、履职担当,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锤炼“七种能力”,在烈火中锻造真金。从59家州直单位(含14家驻玉单位)选派325名党员干部到疫情一线去,到最紧要的地方去,下沉“疫”线;选派具有学医背景的9名干部赴囊谦县受疫面积最大的防疫主战场支援抗疫,挑起急难险重的防疫担子。
突出精准识别
坚持近距离考察,根据不同斗争任务的性质特点和所处阶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到现场看、去一线听、与知情人谈,到指挥部、工作现场、前沿阵地掌握最直接、最鲜活的情况。与防控一线党组织沟通确认,共同会商研判结果,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坚持多角度分析,把一时一事与平时一贯结合起来,全面历史辩证地分析显绩与潜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横向比较看差异、纵向分析看变化,既作定性判断、又作定量分析,公正合理地作出结论。坚持具体化评价,用好知事识人方法,下功夫了解掌握干部做过的实事、解决的难事、经历的大事,通过具体事例看思想、看境界、看水平、看格局,做到鲜活画像、精准评价。
突出鲜明导向
把这次“战疫”当作“考场”,以“战绩”为标尺,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对危难时刻主动请缨、关键时刻从容应对、带头指挥冲锋在前、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符合条件的及时提拔重用、优先晋升职级;对敢于担当、能力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及时纳入年轻干部人才库统一管理,重点跟踪培养;对推诿敷衍、临阵退缩,不履职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的,要坚决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弄虚作假、贻误战机、失职渎职、影响整个疫情防控工作、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坚决给予撤职和纪律处分。通过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营造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正能量”,让占着位子、顶着帽子、混着日子、摆着样子的干部没有安身之地,凝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同时,依据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做好“三个一批”的发展党员工作,即“优先”发展一批预备党员,“储备”一批拟发展对象,“确定”一批入党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