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市】和美村庄里的振兴繁花

时间:2023-11-22 16:18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余晖 浏览:次    

  初冬暖阳下,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塘乡相古村美丽而祥和。这里巷道干净整洁,沿路望去,民居土墙围院沿巷依次排开,家家户户门前都用木栅栏围成了小小的“植物园”,令人赏心悦目。

  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和玉树市旅游示范村,近年来,巴塘乡相古村依托有利自然条件和传统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不断使支部强起来、产业旺起来、文化兴起来、生态优起来、人才聚起来。

手工艺品。余晖 程宦宁/摄

  2021年,通过换届选举,相古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成员“三升一降”。并做实做好村党支部“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党员“积分制星级化管理”考评,结合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党员档案管理,切实把每一名党员管起来,使党组织真正严起来、实起来、动起来。

  在支部带领下,整合全村103公顷耕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调优农作物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和种植绿色有机黑青稞、有机土豆、有机油菜等作物,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益,同时,以产业和景观双结合的模式,发展生态农旅产业,让种下的“常青树”变成“摇钱树”,更多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相古村海拔相对较低,自然环境很好,种植和旅游是村里的特色产业。这几年,合作社的黑青稞、油菜等有机农作物品质好、叫得响。夏季旅游也很火热,特色民宿、康养中心的预订不少,像今年旺季,通过开展自助游及体验游系列活动,旅游人数有近1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377万元。将来,我们还要把冬季旅游做起来,冰雪游、滑雪场等都在计划内。”相古村党支部书记布尼玛说。

  相古村还充分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将传统缝纫技术和各种手工编织传统手艺纳入合作社的项目内容,广泛吸纳民间工匠艺人入社,组织村里有手艺的妇女三五成群,一边拉家常一边编织和缝纫,向社会推广纯手工民俗制品,在丰富日常生活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越来越多,如今,村子发展不同产业,农家院、民宿、康养等都在为村民扩路增收,这些都是相古村振兴路上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布尼玛说。

  冬日的相古村,虽不见绿树成荫、青山环绕,但“青山绿水 美丽相古”的生态底色却越擦越亮。目前,全村有序完成了17户农村厕所革命,并依托村级垃圾分类压缩转运站,在村域内实行了家庭垃圾“分类+压缩+转运”一站式处理。同时,施行禁塑化或易降解袋装化垃圾集中投放和收集,村域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样的环境才配得上这蓝天白云嘛!”布尼玛说。

  为使环境保护持续见效,相古村“两委”还与村域农牧户签订了房前屋后“四至三包”责任书和“卫生公约”,形成全村共同遵守、共同保护的生态保护网,不折不扣将“青山绿水 美丽相古”生态品牌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使之成为全村全体党员、群众的行动自觉和村里的优势和骄傲。

  与此同时,村“两委”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在巴塘乡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新型职业农牧民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项目中,组织村内37名农牧民群众参加为期40天的异地双语封闭式培训,将培训成果充分运用到村集体、合作社产业运营管理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积极联系、组织本地毕业大学生和返村青年参与产业建设发展,为乡村振兴添力增智。

  “我是一名老党员,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没有党的领导,哪有好的发展?村党支部是领头羊,支部强起来了,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如今,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合作社在村‘两委’和大伙儿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搞种植的搞种植,上班的上班,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增收路子,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的幸福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村民布扎说。

责任编辑: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