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承载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大生态功能,生态地位极其特殊而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上下牢记党中央关于青海工作“三个最大”的定位,坚定“生态报国”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到灾后重建家园、脱贫奔小康、乡村全面振兴的全过程,展现出一幅健康、现代、幸福的美丽山水画卷。
家园重建赋予绿色新内涵
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不仅实现了物质基础建设的跨越,还加快了文化重构、精神重塑,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新玉树建设的全过程。通过重建,十几万牧民从帐篷或“冬窝子”搬进楼房,实现了牧区思维到城市思维、物质成果到精神成果、传统生活到宜居生活的历史性转变;倡导“绿色感恩”理念,明确“生态立州”思路,组织开展“绿色九进”活动,“崇山敬水”的传统自然观赋予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实行草原奖补、生态移民等惠民政策,近23万农牧民享受到生态红利,干部层面讲生态、学生态、抓生态,群众层面爱绿、护绿、植绿成为行动自觉。目前,玉树正在申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玉树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其他各县的生态示范创建全面铺开,掀开了“绿水青山感党恩”的发展新篇章。
绿色发展在生态保护中变得殷实
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理念,提高了发展质量,也提升了生活品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圆满完成,理顺园地关系、管理机制和职能职责,构建起“基层党建+生态管护+精准脱贫+社会治理+民族团结”五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模式,1.8万名牧民“放下牧鞭,挎起相机”,变成了生态管护员;坚持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品牌认证,健全“牧户+合作社+企业+市场”全产业链条,传统畜牧业迈向生态化;构建以“特色古村落、旅游环线节点、草原藏家乐、交通风景线”为支架的网格型服务体系,旅游业从“消耗型”迈向“消费型”;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常态化推进,自然和人文大美正在展现全国、展现世界。
生态环保撑起健康、现代、幸福新生活
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民生福祉,以环保洁净引领社会风尚,以生态美好增添幸福指数。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和禁废减塑行动,乡镇垃圾分类点建设全覆盖,塑料替代产品全面推广使用;加快清洁城市建设,推广风能、光伏、天然气等多种清洁能源互补的绿色用能模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处于全国监测城市前列;颁布《玉树藏族自治州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成立“青南地区”首个生态法庭,创新“民兵+生态管护员”、人兽冲突保险基金补偿等机制,生态法治意识全面提升;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水质以上。放眼今天的玉树,最漂亮的是学校、最坚固的医院、最整洁的是街道、最灿烂的是人们脸上的笑容。
“筑牢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玉树人的感恩表白,也是玉树人应尽的本分。走进新时代、步入新征程,三江源生态屏障会越来越安全,越来越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