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处处山水,处处写意
抬头有蓝天青山交相辉映
低头有绿水青草相映成趣
春有春的芬芳
夏有夏的明媚
秋有秋的绚烂
冬有冬的韵味
这里
是玉树市
晚秋,从通天河畔一路走进玉树市区,道路两旁树木青黄交接,色彩绚丽,美不胜收;市区内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栽满了祁连圆柏、云杉、丁香,还倔强地泛着绿意;市区内有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等4个大型公园,张开怀抱迎接着市民们的到来,还有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林地、湿地,装点着这座高原小城。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近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前提、维度和方向,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积极探索生态惠民机制,将高原人民的“绿色梦”照进了现实,群众的幸福感不断飙升,一座生态宜居的高原城应运而生。
记者从玉树市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玉树市共投资5.07亿元实施完成12.3万亩的造林绿化工程,退耕还林1100亩,义务植树12.0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7.03%。投资1.38亿元的人民公园、文化公园、扎西科公园和琼龙公园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绿地率由27.07%提高到41.5%。
此外,玉树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5月,玉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39天,优良率达100%,环境质量长期处于全国监测城市前列。
“现在的玉树市区和以前比真的是今夕两重天,现在玉树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长为9.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23.06%,对这种变化,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是多少人的梦啊,如今,市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说起玉树市区这些年生态环境的改善,玉树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昂文仁青满脸欣喜。
家住在玉树市结古街道忠德社区的普布永措是玉树市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综合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从1995年学校毕业后,就来到玉树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她亲眼见证了玉树市区生态环境的变化。
“以前除了主干道两旁就地生长的青杨,和林地里野生的一些山生柳之外,基本上没啥树,很多品种试种之后成活率达不到,种下8株,第二天死了6株,种树难度很大,所以玉树一年四季风都很大,很冷,大家都开玩笑说,玉树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说起以前的玉树市区生态环境,普布永措有些无奈。
当时,除了义务植树外,许多工程项目没有提上日程。2016年开始出现转折,南北两山绿化、曲新娘荒地绿化、共玉高速沿线绿化、214国道沿线绿化及玉树市区街道景观提升工程等项目开始实施。林业和草原局通过技术请教、经验学习,在日复一日地试种、病虫害复检、补栽的过程中,玉树市区内不断出现了像圆柏、云杉、榆树、山杏、海棠等多种树种。
除了引进更多的树种,花灌木等观赏性植被也开始试种试栽。如今,包括玉树市琼龙公园在内的四个大型公园内分布着如珍珠梅、万寿菊、金盏菊、百日草、五彩石竹等品种丰富的花木,装点着让这座高原小城,吸引着玉树市民和外地游客成群结队到花坛打卡拍照。
玉树市区从原有单一的树种成功试种成活了30多种树种,玉树市园林建设的大发展、快发展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科学运行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提升了玉树市人居环境质量,更为市民提供了感受自然、欣赏自然的休闲环境。
在西宁上了五年学的吾牛,去年回到玉树市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她每天下午都会到培训学校对面的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看书。她说:“这里环境好,也很安静,看书看得进去,我们很多同学都会来这里。”
玉树市民习惯将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称作“结古朵公园”,这是它原来的名字,后来和巴塘河湿地统一整合后改为“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从前的结古朵虽说是“公园”,但里面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杨树和被人踩踏形成的土路。现如今,绿树成荫,修了凉亭、木栈道,引了活水,还有健身器材和公厕,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园。习惯来这里的市民,就算是在秋天稍有寒意的傍晚,也会三三两两约着来这里散步、运动、学习、拍照。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让市民们有了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管护工作政策落实,增加了玉树市农牧民的就业渠道,为玉树市生态建设带来了红利。
今年56岁的布布周2017年被聘为玉树市区护林员,负责新寨片区的护林工作,平时主要进行林地的灌溉和日常管理。看着玉树一天天变得更绿更美,作为土生土长的玉树人,他眼神中毫不保留地透露着骄傲,他说:“玉树一天比一天美,很多人来这里旅游,当我告诉别人我的家在玉树时,我很骄傲,我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喜爱过自己的家乡。”
目前,玉树市兑现草原生态奖补资金7.29亿元,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5978个,户均年收入增加20532元,真正实现了“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布布周每个月工资2500元,平时和老伴住在护林点,工作简单轻松但很有意义,看着林地一天天繁茂,布布周沧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向往着他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