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发展 • 正文

热烈庆祝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丨展望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时间: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消息 浏览: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

  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玉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灾难走向辉煌,从贫困走向小康。自治州42万各族干部群众,在青海大地上绘出一幅欣欣向荣、昂扬勃发、康乐和美的团结奋进画卷。

  作为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也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平均海拔最高、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最大、生态地位突出的自治州。

  历代中共中央领导人、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对玉树的建设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和巨大支持。全国各省市的各族人民,都为推动玉树各项事业进步贡献力量。尤其在2010年4月14日遭受7.1级强震重创后,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10年间,玉树各族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乘势而上、团结奋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对口援建省份和企业及省内兄弟市州的帮助下,使一个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新玉树在江河之源拔地而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树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推进习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社会事业大发展、群众生活大改善、生态环境大变样,全州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恢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立新“树” 民主政治建设根深叶茂

  和其他藏族地区一样,解放前,玉树长期陷于农奴制的阴影中滞后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农牧民推翻旧社会,自己当家做主,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玉树州退休干部索南兰周说:“现在群众都独立自主,日子比过去头人的还好,每个玉树人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局面,大家从心底感谢共产党!”

  玉树州全体党员干部始终贯彻党的治藏理政方略,以自治聚人、法治聚力、德治聚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生根开花,宗教界和谐和顺和美。从“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到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再到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红色精神谱系越来越丰富,“五个好”主旋律唱响江源大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各族群众真心实意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开新局 经济实现历史性巨变

  玉树州杂多县萨呼腾镇闹丛村嘛呢石匠昂拉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落成当天,亲手将凿刻3个多月的石刻党徽送上,“打心眼里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中国共产党!”

  70年前,偏远落后的玉树,群众大都靠天吃饭,一穷二白。70年来,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粗放走向集约,从传统走向现代,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空前提升。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57亿元,与解放初期相比增长了近千倍;农林牧副业总产值实现45.20亿元,增长了191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52亿元,增长了165倍;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实现128.84亿元,翻了近14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47亿元,翻了近10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7011元,增长了近百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800元,增长超过百倍。

  特别是北京对口支援玉树以来,累计投资帮扶资金50.6亿元,多领域落实项目668个,成为助力玉树发展的重要支撑。而自从206个合作化组织、28个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成,玉树畜牧业生产“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的历史一去不返。随着“玉树牦牛”“扎什加羊”列入国家家畜遗传资源名录,玉树的有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步成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国际漂流A级锦标赛、国际越野行走世界杯赛、玉树赛马节、格萨尔文化艺术节、三江源水文化节等精品节会造就享誉世界的文旅品牌,“中国藏族舞蹈之乡”“中国藏族山歌之乡”的称号吸引全球旅游者慕名而来。而今,获批藏族(玉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玉树,正努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呈新颜 生态文明建设攀升新高度

  从“崇山敬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变,玉树始终立足“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这一定位,坚定不移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全力构筑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累计完成投资73.3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二期工程,草原植被覆盖度增长到61.8%,三江源区水资源量增加80亿立方米,藏羚羊、雪豹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近31万人享受到生态性补偿,吃上了生态饭。

  去年4月,在平均海拔4160米的哈秀乡政府所在地,乡党委书记杨永海动情地讲述:“早在多年前,哈秀乡云塔村的牧民群众就自发组织成立了环境保护小组,把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定为环境整治日,或上山捡垃圾,或巡护野生动物,或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如今,哈秀乡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皆生态管护员的环保乡镇了。”说话间,他脸上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玉树州深入开展“家园美化”、河湖长制和“清四乱”行动,“生态法庭”“生态民兵”“野生动物伤害补偿”“禁止外来鱼种放生”等创新做法得到上级肯定并推广。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圆满完成,可可西里成为全国第5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源水源地入选“中国好水”。如今的玉树,正在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美、水美、人美的生态画卷。

  过往定格于历史,未来成就于奋斗。展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党的百年华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的伟大时刻,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玉树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谱写新玉树“两个越来越好”的新篇章,为建设“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而不懈奋斗!

  展新貌 恢复重建跨越二十年

  上世纪的玉树,很多群众依然逐水草而居,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半个多世纪来,州委州政府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城乡面貌持续变好。2009年8月玉树巴塘机场建成通航“飞天”梦圆,改写了到玉树只能走陆路的历史,已成为省内增幅最高的支线机场,2020年玉树实现旅客吞吐量实现35万人次目标,成为省内支线机场运输生产第一。

  2010年,地震灾害给玉树带来巨大创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玉树“4·14”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10年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三江源筑起了一座“大爱的丰碑”,实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重建目标。共完成投资447.54亿元的1248个重建项目,是玉树建政58年投资总和的8倍;1.67万户农牧民和2.24万户城镇居民如期入住新居,灾区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94个教育项目、63个医疗卫生项目、65个文化体育项目规范运营,一批福利院、敬老院和孤儿院落地运行,社会整体服务功能大幅提升;90余座受损宗教活动场所及公共用房得以新建和维修,4项国家级文物和56项省级以下文物保护修缮项目有效实施。

  至“十三五”收官之际,共玉高速建成通车,乡村道路通畅率达100%,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8万公里。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户户有安全用水。“一主一副四中心多节点”城市发展格局构建成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城镇中,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漂亮的是民居。2015年考取玉树市公务员的张苗说,“新玉树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已是高原上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城市。”

  玉树灾后重建不仅实现了物质家园的重建,更实现了精神家园的重塑。“10年,在废墟上建成一个现代化新城,这样的奇迹只有在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高效机制下才能够实现”,来旅游的上海市民孙毅在看到新玉树后感慨道。新玉树,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国家力量,既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自治区生根开花的生动实践,也是全国各族群众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战胜困难、和谐奋进的写照。

  享新生 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在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浸润下,玉树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举全州之力脱贫攻坚,实现了6个深度贫困市县摘帽、104个深度贫困村退出、12.98万贫困人口脱贫,三江源地区数千年以来的绝对贫困现象彻底消除,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2020年8月末,远近闻名的甘达利众专业综合合作社里,十几位村民正在做灯芯,“做灯芯和牛绳的原材料,就地取材,成品由合作社收购售卖,每人每个月可以收入1300元。”玉树市扎西科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主任桑旦兰周介绍说。合作社成立10年来,开设了超市、养殖基地、炒面加工坊等,以贫困户合股集中自主经营的方式,将到户产业扶持资金149.76万元投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逐步扩大经营,让村民每月拿工资,年底还有分红。

  玉树州坚持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现有义务教育学校97所、幼儿园104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1.95万人;实施异地办学“千人计划”,异地就读学生累计达12375人,近三年“民考民”高考成绩居全省六州之首。

  从帐篷到楼房,从大山到城市,仁青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现在新家一出家门就是幼儿园,等小区旁边的第五完全小学建成招生,我就把两个孩子转学过来。”小女儿求英加就在日益格易地搬迁玉树市集中安置点的小区内幼儿园就读,一天只要14元的伙食费,包三餐。

  为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玉树持续深化健康玉树建设,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档案,并启动总投资5.18亿元的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地方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扭转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空前提升。

责任编辑:金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24 玉树巿新闻网(玉树融媒)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