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巴,现任玉树州、市矛盾纠纷大调解联合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自主管矛调中心工作以来,旦巴同志将“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作为工作目标,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第一要务”,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旦巴(左二)耐心听取农民工利益诉求。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涉及产权、户籍、劳务等各类矛盾纠纷急剧上升。他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作用,深入动迁、劳动争议、房地交易、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妇女权益保护、治安及轻伤害案件等多个领域,带着感情调解,带着责任解忧。第一时间受理和调解民间纠纷,通及时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快速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在重建中的压力。同时,旦巴同志带领干部率先在原玉树县建立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互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和优势,并对人民调解等非诉调解协议进行诉前司法确认,赋予其法律强制执行力,使矛盾纠纷从根本上真正得到解决,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和纠纷解决成本,调动了调解的工作积极性,也节约了紧缺的司法资源。
旦巴带领矛调中心工作人员广泛开展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在调处纠纷的同时,还将重大矛盾纠纷信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和问题及时反馈给党委、政府,便于州县人民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矛盾纠纷隐患,防止矛盾纠纷的扩大、转化和升级。同时,他提出实施“四级包案”责任制度矛盾化解方法,把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处理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避免了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使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有力促进和维护了震后玉树县基层社会的稳定。使矛调中心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不可替代的联合体。
旦巴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重建工作的启动后,大批的农民工涌向灾区,随之而来的各种劳务、劳资纠纷急剧上升。针对这一现象,旦巴同志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责任”,进一步加强接访力量。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广泛宣传如何正确签订劳务合同、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援建单位、农民工和住地群众切实感受到灾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一些农民工当拿到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时,激动的泪流满面,有的鞠躬、有的下跪表示感谢,纷纷送了“亲切贴民、可爱如家”、“真正的农民工之家”、“甘当群众知音、乐做人民公仆”、“公正化解矛盾、公平合理调解”等字样的锦旗近百面。重建期间,旦巴共参与中心案件涉及七省(区)的务工人员来访7201件(次),接待上访群众代表38.3万多人(含重复上访)。接访中涉及中心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案共5341件(次)。其中,成功调处4880件,调处率为91%。解决了涉及农民工383000人(次)、涉及金额高达182431408.28元,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的重大社会问题,劝返了32056余名农民工回原籍,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切实发挥出了“上为党委政府解忧,下为农民工排难”的职责。
旦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坦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