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代桑一家,总是静静地点燃佛像前的一盏盏酥油灯,虔诚跪拜后,来到保存《大藏经》的藏经室,用毛刷轻轻拂去经书表面的灰尘。
代桑告诉记者,这样做,来自于她和父亲、姐姐之间生命的“约定”。
《大藏经》是古代重要佛教经典总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尕藏加研究,《大藏经》分为汉文、藏文、蒙古文、满文、西夏文等多个体系,至迟在公元7世纪左右传入青藏高原地区,因此藏文版《大藏经》,是青藏高原藏传佛教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玉树州文物局局长索昂拉毛告诉记者,由代桑所在的东仓家族世代珍藏的《大藏经》,被称为“东仓五百部”,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民间收藏《大藏经》,距今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
代桑的丈夫尕玛曲桑带领记者来到藏经室,室内围绕墙壁的是三排朱红色的藏式经架,经架的边缘缠绕着洁白的哈达。经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由木质夹板夹好的经卷,侧面包裹着金黄色的绸缎。
尕玛曲桑从经架上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大藏经》,记者看到保护经卷的夹板上,刻着藏传佛教“六字真言”。经卷被缓缓打开,经文全部为手写体,由金粉、银粉、朱砂等写在藏纸、牛皮或桦树皮上,笔迹隽秀。看着已经有些斑驳的字迹,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记者观察到,在尕玛曲桑展示《大藏经》的同时,代桑仍然和妹妹伊西措毛在屋子的一角,默默地用毛刷清扫着经书,眼神坚定而执着。
尕玛曲桑告诉记者,东仓家族相传为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中三十大将之一的东·白日尼玛江才的后代,收藏、保护《大藏经》已历经30多代。
30多年前,代桑的父亲次成文青与东仓家族后人东仓保毛结合,成为东仓家族的“上门女婿”,从此将《大藏经》视为生命。2003年开始,次成文青和已经成年的大女儿更松代忠一道,开始整理经书,拂去灰尘,并将原先错乱的页码重新排列。
然而,整理工作刚有起色,东仓保毛不幸离世。几年后的“4·14”玉树大地震中,次成文青和更松代忠也永远地走了……
为了不影响代桑和伊西措毛的情绪,记者在她们面前尽量避免提及过去,反倒是代桑先开了口。
“地震发生之后,我感觉就好像天塌了一样。后来在大家帮助下,《大藏经》全部被抢救了出来。爸爸、姐姐走的时候,什么话都没留下,但我知道他们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藏经》。”代桑说。
让一家人颇感欣慰的是,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在短短五个月内就对藏经楼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加固,并安装了监控和消防设备,这也成为玉树地震后首个完工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代桑告诉记者,作为当时家中唯一的成年人,原本出家为尼的她在2011年还俗,并与尕玛曲桑组建了家庭。身为“上门女婿”的尕玛曲桑也辞去了原先的工作,专心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
如今,他们的大女儿已经两岁,小女儿刚刚六个月。
“记得《大藏经》中有句经文,大意是‘我为祖先、父亲而修习经书,更为他们和天下苍生祈祷’,这其实说的也是我们家族的故事。《大藏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仅是一部经书,更是全部信仰”。尕玛曲桑说。